昆山爆炸,无疑是近几年来极为恶性的生产事故。根据调查组公布的初步结论,跟其他生产事故差不多:生产设施不符合安全标准;未对员工进行足够的安全培训;安全规范没有得到遵守;监管不到位……
骂企业黑心无良,骂监管尸位素餐,从来都是事故发生后的常规反应。发泄愤怒可以理解,但它往往把人们引偏方向。冷静地反思,我们应该从事故中学到什么教训呢?
首先,生产事故可能发生于任何生产中。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安全性”归结于生产的产品上去。比如化工产品是“危险”的,而生产食物就是“安全”。在这种认识之下,对于生产危险品的企业会有更高的警惕,而对于生产“安全产品”的企业就容易忽视。但实际上,生产事故往往并非来自于最终产品,而是生产中涉及的机械、动力、高温等因素。任何大规模的生产,都会有高压电源、高温或者低温、高能机械、人员聚集、易燃物品等事故因素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而这些因素,在生产“安全产品”的地方,就往往容易被忽视掉。比如昆山事故的粉尘,居然有许多当事员工根本不清楚危害性。
其次,生产安全不是来源于“单项表现优异”,而是“每个细节完善”。每一次事故 的发生,不外乎“不安全的环境”、“不安全的操作”或者二者的结合。现代化生产设施的设计与建造,必须要通过安全审查。昆山事故的厂房居然有多项不合格之处,可以算得上匪夷所思——当初的验收不知道是如何通过的。相关的责任人,同样应该受到追究。
第三,安全的环境只是使得“安全操作”更加容易,它本身并不保障安全。从领导层到员工的培训、执行与监督,打造一个“没有死角的安全全过程”,才是避免事故的根本。昆山事故中,员工没有培训,粉尘厂区居然有人使用明火,可见安全意识极为单薄,安全规范要么没有,要么无人执行。
事故发生后,苏州连夜要求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涉及加工产生金属粉尘的企业一律停产停业整顿。这一个“雷厉风行”的反应,不能说有什么不对,但安全生产不是“突击”出来的。“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是必要的,但“对涉及机加工产生金属粉尘的企业一律停产停业整顿”就有“为做事而做事”的意味。出了这起爆炸案,也并不意味着“涉及加工生产金属粉尘”的企业就比其他的企业更危险。过于强调对这类企业的检查,甚至“一律停业整顿”,一方面对这个行业中遵守规范的企业并不公平,另一方面是在其他领域的企业放松了警惕。
事故发生了,其他“加工产生金属粉尘”的企业应该会惊出一身冷汗,会主动去消除粉尘的爆炸的隐患。但其他方面的安全隐患,就未必能引起重视。比如,或许企业乱堆乱放易燃易爆物品,或许有企业电线老化,或许有企业没有高温防护……这些危险因素,或许就在不同的地方有意无意地被忽视着,就像之前的粉尘一样。昆山爆炸给了我们一个惨痛的警醒,如果只是对“粉尘爆炸”进行整顿防范,不过是“举一反一”,对于安全水平的提升,价值就要有限得多。而企业主动或者被要求去对“设施安全”与“行为安全”进行全方位地审查、总结、改进,生产的安全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昆山爆炸是一起巨大的悲剧。我们需去防范的,不应是再一起“粉尘爆炸”,而是再一起“生产事故”——二者的差别和所需要的投入,都不可同理而计。
亚欧行无人机闯空中禁区呼格案再审结果不动产登记西部冰川萎缩股市年末躁动小年火车票今日开售廊坊幼儿园危房倒塌案3大疑问东三省人口流出习公祭日讲话谈吃空饷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