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伯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登上热搜,当事人反映,由于商场厕所标识为英文和图案,他误进女厕被指责。据媒体报道,商场随即道歉并进行了优化整改。
尽管这件事情得到了解决,但相关讨论并未就此平息。不少人纷纷吐槽商场、酒店、景区、医院等公共场所卫生间的标识越来越晦涩难懂,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更是如此。有些没有中文标识,有些甚至只有抽象图案......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社交媒体上,关于公共卫生间性别标识混乱难辨的吐槽早已有之,此前引发过不少争论。
在网友发布的帖子中,公共卫生间的标识五花八门:有些是几何图形组合,比如向上或向下的三角形、水滴、斜线等;有些是艺术图案,比如京剧脸谱、敦煌壁画、动物剪影等。
除了性别指引标识不清楚外,也有网友反映,一些景区、商场等场所卫生间标识是全英文标识,也有些位置隐蔽不易被发现。
“别说老年人了,我一个年轻人有时候都认不出来,有几次都不敢进。”“用‘男’‘女’两个字就这么难吗?”“有些设计已经偏离初衷了,标识是给人方便的,不是给人添堵的。”不少网友如此评价。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图形化标识有其优势,设计者追求创意和美学表达的想法值得肯定,但应该多一些对于大众需求的考量。
“商场洗手间难找”是大部分受访者都提到的问题。余女士是海马体连锁店的工作人员,她工作的地点正好临近前海卓悦INTOWN购物中心的公共洗手间。当问及是否有顾客向她询问洗手间时,她肯定地表示:“很多人按指引走过来,都会问一下,因为洗手间的标识不是很清晰。”
与余女士同在这家商场工作的刘女士也有相同的感受。刘女士所在的“尚·悦己”美甲美容连锁店临近商场的另一处公共洗手间。“问厕所和问电梯的人都很多。”她告诉记者,电梯间和洗手间的标识很类似:电梯间的标识上是三个人,而洗手间标识上是两个。
刘女士还分享了她在其他商场“找厕所”的经历。“经常找不到厕所。昨天我在上梅林卓悦汇购物中心,就没有找到厕所,这家商场有很多通道,但标识又不清楚。”
“上次我在洗手间就遇到一位男士进了女厕。”刘女士回忆,那是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男人,看起来很少逛商场。“我提醒他这是女厕,他才慌张地离开。”
“男女厕所标识小,且差别不明显。”采访中,刘女士多次提到厕所标识太小的问题。并且,她也对这位男士的“误闯”表示理解:“肯定不是故意走错的,他很尴尬。”
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年轻人对这些千变万化的标识接受度较高。在皇庭广场购物的小章表示,目前还没有遇到过找不到厕所的情况,并且认为自己能够按照商场的标识轻松找对厕所。而中年人对此接受度就有限,陪妻子逛街的张先生就提到,现在用以分别男女的标识太多,有的很抽象,让人难以分清。
“第一次看到这个卫生间标志,我确实想了好一阵到底是什么意思。”在上海以个性化外观而闻名的商场大洋晶典·天安千树,卫生间被设计隐藏在商场动线凹陷处,市民经过时只能看到两个硕大的并列符号:两个符号上部皆为一个圆圈,而下部一个形似“贝”字,一个形似“介”字。家住长寿路上一小区的市民邱先生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因这一设计踌躇了一番:“我也算去过不少地方出差和旅游,了解标志一般上宽下窄是男性,上窄下宽是女性,也见过用烟斗、口红等实物指代不同性别,但这组标志下部图案都是宽的,到底谁是‘穿裙子’的?”邱先生回忆,当时他脑中闪过很多想法,“比如是不是男性经常叫爱人‘宝贝’,所以‘贝’是女性?那‘介’又怎么解释?”最终解决这一困扰的办法是他直接走了进去,“好在走进通道就能看到男厕所的小便斗,原来下半部是‘贝’的是男性。”
因卫生间标志设计独特,这里还一度成为部分市民游客打卡处,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讨论。邱先生说,一旦知道卫生间分布也能理解这一标志的意义,“但对初次前来的人确实容易引起误解。”
这样容易让人误解的标志还有不少。位于南京西路商圈的兴业太古汇,指示标志以线条组合成裤装和裙装两种形象分别指代男女,又以略矮半头的人形配合圆圈指代有无障碍需求的人。如果说这样没有任何文字指示的形象符号还能让大部分人看懂性别,但商场步道上的指示标志则让一些顾客不明就里:两个人形符号并列和三个人形符号并列有啥区别?在商场与朋友相约午餐的市民刘女士就险些看错,“我看到三人并列符号女性在中间,两侧男性符号头上各有上下方向箭头。有些商场每一层只有单一性别卫生间,我差点以为这个符号的意思是这一层只有女性卫生间,男性卫生间要到楼上或者楼下。”
记者顺着商场里三人并列符号拐弯,看到的其实是厢式电梯。类似的设计在不少商场都存在。家住浦东新区浦东南路上的市民魏女士曾带着6岁女儿在家附近一家商场购物,带孩子上厕所时就错把电梯标志看成卫生间标志,原来两个标志都以男女符号为主,但电梯标志外侧多了近似中括号的线条代表电梯厢体。一些市民表示,商场的指示标志普遍偏小,不熟悉的情况下很容易看错。
每次“看不懂卫生间标志”登上热搜,都会引发网友共鸣,分享自己遭遇的全球各地“奇葩”标志。有网友分享了一家品牌咖啡馆的卫生间照片,图案是一个圆圈加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方向不同代表不同性别;还有网友分享的卫生间标志是一个圆圈和一个水滴,水滴朝下滴代表女性,反过来则意味着男性。类似的设计还有一个圆形与卵石形的组合,卵石宽的部分朝上则意味着男性,反之则为女性;如果卵石形上半部分再多出一个小的卵石形,则意味着母婴室。
“还有些设计虽然确实一目了然,但作为公共场所标志过于粗鲁。”喜欢旅游的市民吴先生曾见过以“凹”和“凸”分别代表女性和男性的设计,异曲同工的设计还有一个圆形加一个竖置的长条,不同的是一个长条下半部分侧面突出一块,另一个长条对应处则凹进去一块。不过,过于“高雅”的标志同样让人迷惑力封闭型凸轮机构,有网友在一家餐厅看到“雪隐”标志牌,问了许久才知道卫生间就在此处,“以前听过‘观瀑亭’‘听雨轩’指代男女卫生间,据说‘雪隐’出自宋代名僧典故,有净洁隐处之意。且不说典故是否可靠,没点文化还不能如厕了?”
在从事商业空间设计的傅先生看来,这些让人误解的标志往往发生在商场、餐饮店等商业空间,“这些空间对整体形象的设计包装是大于实用性的,需要统一的、看起来高级的形象强化商业空间的质感。所以很多商业空间会有专属的性别符号,并在不同的标志中反复使用。”他以兴业太古汇的标志设计为例,其楼层标志“L”字幕转角处呈明显弧形,人形符号设计时也采用了“转弯”式设计。有商业空间经营方向记者透露,标志设计与空间整体设计是“一体考量”,“如今商业空间需要吸引年轻人,设计感和整体形象对年轻人有吸引力,而且也更容易理解。相比偶尔有人抱怨标志含义不够清晰,我们更怕在社交媒体上被抱怨‘丑’‘没质感’‘不想逛’。”
“当代设计思路一般来说越简洁越高级。”从事设计工作的许楠告诉记者,符号原本就是为了让人快速看懂的辅助设施,公共场所特别是服务场所,符号再附加中英文甚至更多不同文字,有限空间反而看不清楚。“关键是围绕既有标准进行有效诠释,抽象过头、过度简洁容易让人误读。”
“有些设计虽然乍看不明就里,理解了并不难懂,甚至还有点趣味。”记者在部分商场走访时,不少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也表达了对标志设计个性化和美感的认同。例如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争议的“圆圈加三角形”极简标志设计,与该咖啡品牌门店纯白色、工业风的设计相匹配,形成一体化审美,“这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但他们也希望消费者尊重商业空间设计独特性的同时,商家也应加强引导服务。“比如用统一形象设计标志,同时增配人工服务台、楼层平面引导图等方便老年人和初次到来的消费者。”邱先生曾在一家商场卫生间门口犹豫,选择了自己认定的男厕进入,“开门就看见一个正在打扫的阿姨,我还以为走错了。标志已经走抽象路线了,服务人员能不能性别匹配呢?”
在许楠看来,全民文化程度提升后,设计上除了“高级感”,不妨引入当地文化属性来凸显特色。不少网友对西安火车站的公共卫生间印象深刻:除通用标志外,还使用了古画中的文人和仕女形象分别指代男女性外齿刚轮,同时“男”“女”文字如印章一般,“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实际上,公共卫生间标识属于公共信息标志,国家有推荐性标准,但并不强制。根据《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公共卫生间图形符号为穿西服的男士与穿裙子的女士,颜色只能使用黑色、蓝色、棕色等。标识牌必须固定贴在门旁而不能贴在门上,防止门开关时导致上厕所的人看不到标识极限尺寸。
2016年,《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出台,不过,上述标准并未对公共卫生间标识进行要求。
中新网注意到,不少城市对公共卫生间标识进行了统一规范,如北京、江苏南京、河北石家庄、广东广州等。其中,有的规定公共卫生间标识统一为黑底色的“男Men,女Women”,男性图样采用蓝色,女性图样采用粉红色;有的则要求男女卫生间应分别用一男一女的人物形象图,并用文字说明来标示。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邹振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共卫生间标识看似小事,但其实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公共卫生间标识的“负面清单”,说明白哪些标识不能出现,为公共卫生间标识设置限定底线的同时也为创意给足空间。
近日,老伯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一事引发热议。当事人反映,由于商场厕所标识为英文和图案,导致他误进女厕。商场随即道歉并进行优化整改。
尽管这场误会最终推动了问题的解决,但现实中,公共场所卫生间标识晦涩难懂、过分追求创新创意的问题,确实给使用者带来不少困扰。公共卫生间标识看似不起眼,其实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不是小事。希望标识设计者和相关管理者能够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标识辩认度,让此类关系群众方便之事,宁要“平庸的务实”,也不要“精致的形式”。
近日,“老伯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的话题登上热搜。当事人反映,由于商场厕所标识为英文和图案,他误进女厕被指责。在网上,不少人吐槽公共场所卫生间的标识越来越晦涩难懂。有些没有中文标识,有些甚至只有抽象图案,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卫生间的标识是为公众服务,讲求实用性、服务性。为公共场所增加艺术美感本身没错,但对于公共服务设施而言,便利、好找是基本要求。千万不能本末倒置,甚至因此给公众造成误会和尴尬,让“方便”变成了“不方便”。
裤装加领结,代表男厕;裙装,代表女厕——涉事商场的公厕标识不清晰,却也不至于太离谱。世间还有一些另类公厕,以标识作谜题,难倒了不少如厕者。比如,以猩猩和兔子分别代表不同性别,你说让人晕不晕?有的公厕标识,则看似不过是穿长裙或短裙之别,难以辨明性别。更有甚者,非但惹人误会,更令人面红耳赤、倍感恶俗。比如,以“蛤蟆洗手间”和“天鹅洗手间”分别指代男女厕所,怎么看都觉得有羞辱人的意思。
有。公共卫生间标识属于公共信息标志。按照《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规定,公共卫生间图形符号为穿西服的男士与穿裙子的女士,颜色只能使用黑色、蓝色、棕色等。而且,必须把标识牌固定贴在门旁而不能贴在门上,以防门开关时导致上厕所的人看不到标识。可见,对公厕标识这张城市“面孔”来说,唯便于识别为第一要事。如果只是为了别样的美观而忽视了便民利民的属性,才是本末倒置,让公共空间失却了“温度”。
规范公厕标识,势在必行。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国家仅有推荐性标准,却未赋予强制性弹簧。不少城市,如北京、广州、石家庄、南京等,纷纷对公共卫生间标识统一规范。与此同时,规范之举却不时遭遇挑战。接下来,各地如何有力地推行规范,值得思考。一者,树立示范,用好榜样的力量。二者,出台“负面清单”,为设置公共卫生间标识画好底线、留足空间。唯有双管齐下,方能让推荐性标准成为业界自觉遵守的准则。
当然,统一规范公共厕所标识的目的,在于方便人们如厕。正因为如此,“规范”二字包含着人性化的意味。一些地方设立“性别友善洗手间”,打破了传统公厕男女有别的界限,凸显了便民理念,值得广泛借鉴和推广。这样的男女通用厕所,没有性别之分,自然需要在标识上做做文章。有的地方用“男女,中间加个轮椅”作标识,有的则以“一半裤装、一半裙装的轮廓”或“圆形内包括一个裤装和一个裙装轮廓”来标识。让“方便”更方便——对这类模式创新的公厕,公众要有所了解,倒不必见怪。让公众切实感受到便利,共享高质量的城市服务,恐怕才是为公厕标识纠偏的真意。
近日,“老伯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的话题登上了热搜,说的是广州一老伯,因为看不懂厕所门口的图形和英文标识误入女厕,引发纠纷。该话题下,网友们热议不断,总结下来是一种现象:近年来,厕所之类的公共场所标识,越发让人看不懂了。
“正三角、倒三角,需要学几何猜男女?”“一个圈和一条线,我是真看不懂”“很多这样的图不配字,要辨认很久”“我一90后都迷糊,更何况老人孩子”……网友的吐槽和困惑是真实的。当下,不少建筑讲究设计感,标识也不例外,因而常常进入一种重“设计”轻“辩识”的误区。以厕所标识为例,传统的“男”“女”纷纷被集合图形、象形文字、简笔画等非常规形象代替,有的更是只有英文缩写。为公共场所增加艺术美感本身没错,但终究不能忘记,这种满足人类“三急”的设施,便利、好找是基本要求,千万不能本末倒置,甚至给百姓找麻烦。
对于厕所标识调速系统,我国曾出台过非强制性的相关标准,如推荐使用的公共卫生间图形符号为“穿西服的男士与穿裙子的女士”;近日,广州出台的《广州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也指出,设置公共场所标识,不能单独使用外国文字。对这一愈演愈烈,甚至遭群众大面积吐槽的标识问题,设计单位和建筑管理者还是应当重视和反思,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管理,让公共场所回归其该有的通畅和便利。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极目新闻、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深圳特区报、上观新闻、广州日报、湖南日报、齐鲁晚报等
半岛叨叨丨从短视频到明星“拉客”,各地文旅“听劝”抓流量!有没有卷到点上?
半岛叨叨丨“3.5分饭店”走热,年轻人“反向种草”?网友:不是“5分”吃不起,而是……
半岛叨叨丨一次“砂糖橘”的甜蜜互动!“老表”和“老铁”后续的后续来了!
半岛叨叨丨吃不完,根本吃不完!一景区月薪6000招聘孙悟空,负责吃,干好还能涨……
半岛叨叨丨就差黑龙了!把游客宠成“公主”,滨子元旦赢麻了!这些家底,本地人也没见过啊…
全省第一!青岛今年新增公共泊位2.5万个,三大停车难区域“见缝插针”治顽...